问:据报道,5月31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演讲,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就涉台、南海等问题发表消极言论。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赫格塞思无视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的呼声,兜售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抹黑攻击中国,大肆渲染“”,充满挑衅挑拨。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事实上,美国才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霸权国家,是破坏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因素。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在南海地区部署进攻性武器,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制造焦灼的事态,正将亚太地区变成“火药桶”,引发地区国家深切担忧。
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美方不要妄想把当作遏制中国的筹码,勿要玩火。中方敦促美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停止为“”势力撑腰打气。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都不存在任意的毛病。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从始至终坚持同有关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坚持依法依规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国才是破坏南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因素。
中方敦促美方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停止蓄意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环境,渲染冲突对抗、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有几率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能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实验室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可提升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由此减少电子废弃物。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怎么样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怎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情况。